1、胃粘膜防御機制受損:胃粘膜防御機制包括粘液——HCO-3屏障、上皮疏水層、足夠的粘膜血流、前列腺素、上皮細胞的快速修復(fù)機 制以及某些調(diào)節(jié)肽(如EGF、生長抑素)等的作用。各成分相互聯(lián)系,組成一道又一道抵御刺激性物質(zhì)的屏障。各種胃炎的發(fā)生首先是由于過強 的損害因素直接或間接地削弱了胃粘膜防御機制的某一或多個環(huán)節(jié),即損傷因子和防御因子之間的平衡遭破壞。
2、機械性或物理性(異物、高溫)或血源性細菌感染。一次大量酗酒可引發(fā)急性胃炎,甚至胃糜爛而大出血。酒精進入胃后可破壞胃粘 膜屏障,使胃液中的氫離子反彌散進入胃粘膜,引起胃粘膜充血、水腫,甚至糜爛;一些系統(tǒng)感染性疾病如常見的流感、肺炎、扁桃體炎、猩紅 熱等等,其發(fā)作后病菌毒素均可通過血流到達胃粘膜引起急性胃炎。因此,當發(fā)生此類感染性疾病時,一定要注意加強控制,以免血行播散。
急性胃炎的病理特點如何?
急性胃炎的組織學檢查,可見胃粘膜充血、水腫或糜爛,粘膜表面有片狀灰黃色滲出物和粘液覆蓋,病變呈點狀、片狀或者相互融合, 受累部位可局限于胃竇、胃體和胃底,也可全胃受累,大多數(shù)患者病變局限在粘膜層,不侵及粘膜肌層。表層上皮細胞壞死脫落而產(chǎn)生淺表糜爛 ,固有膜血管損害則引起出血和血漿外滲,但嚴重者深度糜爛可累及粘膜下甚至全層,發(fā)生穿孔,此種情況多出現(xiàn)在腐蝕性胃炎、化膿性胃炎、 缺血性胃炎和放射性胃炎。急性胃炎的顯微鏡下還可看到固有膜組織中有大量中性多核粒細胞、漿細胞、單核細胞和少量的淋巴細胞、嗜酸性細 胞浸潤,并有水腫、表層上皮細胞變低平,腺體細胞,特別是腺體頸部細胞有不同程度的變性壞死。脫落的上皮細胞和中性白細胞可充斥腺體的 管腔,粘膜血管充血,偶見組織間質(zhì)出血,嚴重者粘膜下層亦有水腫和充血。了解了急性胃炎的病理特點,才能幫助我們正確地選擇治療方案。